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太陽圍繞什麼轉呢?銀河系中央,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太陽就是圍繞這個黑洞在轉。
這一站, 就是「廿一世紀的太陽」──金正日將軍, 剛剛墜落的黑洞國度。這個被世人遺忘的角落, 柏林圍牆倒下了二十多年, 他們仍然還活在冷戰年代, 成為抵抗全球一體化的最封閉堅實堡壘。
三個太陽
半個世紀以來,日以繼夜,照耀平壤大街小巷的,是北韓獨有的那一道風景線, 那一輪永不日落的太陽。城鄉每一個十字路口、每一條村莊廣場, 總有鮮艷無比的色彩、濃烈強勁的畫風、大紅大綠的背景、巨型偉岸的口號,襯托出中央一位光明偉岸的慈父。無數小孩們眾星拱月,仰望天父一般的眼神。他那慈祥的臉龐、甜美的酒窩, 散發出溫暖的金黃光彩。不管市內的建築多破爛,這些巨型海報像昨天才畫好一樣嶄新。更多是用馬塞克精嵌成的馬塞克畫,因為那代表永不退色。
他的生日4月15日, 是全國最隆重的節日──太陽節。全國中、小學生在那一天, 會獲贈一套全新校服。幼稚園小朋友會得到精美的糖果。大街上所有的標語, 都是朝向他: “不管種子播在哪裡, 總是朝著太陽開花”、 “我們領袖是萬民景仰的恩惠太陽”。
他是北韓國境內第一個永不日落的太陽──偉大領袖金日成主席。北韓憲法在1998年為他修改, 榮耀他為「共和國永遠的主席」, 國家主席一職被永遠取消。廿一世紀的短暫太陽, 當然就是金正日。最新的小太陽叫 “革命的太陽”, 就是第三代的金正恩。
宇宙的黒洞中,時間是停止的。平壤的主要大街、廣場、建築、設置、規劃, 全部都圍繞著一個已經去世19年的人: 金日成主席。在平壤每天的行程, 無時無刻都籠罩著他和兒子永遠不散的靈魂。
主體曆元年: 萬景台
這是北韓的湖南湘潭,更放射出伯利恆一般的神聖光芒。
因為1912年,第一個太陽在這裡誕生。4月15日,天空出現兩道彩虹,預示偉人的誕生。位於平壤郊區,綠草如茵的公園中央,孤單著兩間保存完美的上世紀茅草屋。1994年金日成死後,金正日下令改變北韓的曆法,不再使用西曆,而用主體曆。主體曆元年,就是1912年,那就是金日成出生的年份。
四十二歲壽辰: 金日成廣場
金日成廣場是首都的中央廣場,臨大同江畔,主體思想塔的對面,1954年8月竣工,面積75000平方米,為世界第16大廣場。地面是花崗岩鋪地。臨江正面為主體思想塔。左邊是萬壽台藝術劇院,在七十年代風靡大陸的北韓劇「賣花姑娘」,曾經在這晚晚上映。右邊是萬壽台議事堂(人民大會堂),北韓最高權力機構「人大」開會的地方, 五年任期。後面是人民大學習堂(中央圖書館)。
六十歲壽辰: 金日成銅像
每天清晨, 平壤的第一縷晨光, 就會落在一座銅像上。當銅像由黑暗轉變成金碧輝煌、光芒萬丈的時候, 平壤就迎了來新一天。
為慶祝金日成六十歲壽辰, 永世傳頌他的偉大光輝形像, 在萬壽台上修建了全國最高的金日成銅像。金正日要求, 除了晨曦的光線位置, 還要在平壤任何一個地方都要能看見這個銅像。以這個銅像為中心, 確定了紀念碑、遊樂場等重要設施。
七十歲壽辰: 主體思想塔
矗立在大同江邊,170米高的主體思想塔。塔尖的火炬代表金日成的主體思想,照耀全球, 塔身上半部前後各用朝鮮文嵌有“主體”兩個大字。塔正面立有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三人銅像,高舉由錘子、鐮刀和毛筆組成的朝鮮勞動黨黨徽作前進狀。北韓人對數字很有執著的迷信。思想塔身由25, 550塊白色花崗岩砌成,象徵金日成七十歲的總共天數(365 x 70)。塔身前後各18節,左右各17節,合計70節,意在紀念金日成七十歲壽辰。晚上火炬長明,由我住的羊角島酒店也可以看得到
八十歲壽辰: 統一大街
這是平壤最大的大街,寬120米,長十公里。建於1992年,為紀念金日成八十歲壽辰而修建。兩旁共有五萬套住房。住房面積由130至140平方米,三房至四房。導遊說,現在空置了一半,留給統一後的南韓同胞入住。
九十歲壽辰: 阿里朗
2002年,朝鮮人民首次以大型團體操及藝術演出的形式隆重紀念金日成誕辰90周年和金正日誕辰60周年。十余萬人同台演出, 《阿里郎》集朝鮮名曲、民族舞蹈、藝術體操、雜技等於一體,講述了朝鮮民族苦難的歷史、今天的建設成就以及朝鮮人民的幸福生活。90分鐘演出向人們展示朝鮮人民嚴謹的集體主義精神。由於編排高超,陣容龐大,《阿里郎》還被載入健力士世界紀錄。
終點: 永生塔
金日成過世當年,北韓政府在全國各地修建了三千二百紀念碑,稱為”永生塔”, 每個城市、每個村落中心, 都有一座。每座塔的正面都鐫刻著大字標語,最常見的是“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永和我們在一起”, 圖案當然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萬景台。(摘自項明生新作:《異色‧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