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耶路撒冷的Via Dolorosa(苦路)起點, 正念地呼吸, 保持覺知, 以平和喜悅的心, 去感受基督生前的足跡, 如同我曾在菩提伽耶坐襌。想起一行禪師的話:「我在法國的道場裡,聖壇上供著佛陀和耶穌的像。每一回點香,我便探觸這兩位我心靈上的先祖。」佛陀和耶穌, 出生的年代相差了五百多年, 地點相隔了中亞, 他們對身後人類的影響力, 同樣地無遠弗介。
保持覺知走苦路
苦路是當年耶穌被釘上十字架走過的最後一條路, 每一站都有羅馬數字寫成的號碼。有關十四站的位置,眾說紛紜,各個基督教會都有紛爭,直到1731年才統一成現在的十四站。第一站現在是間學校EI Omariga School,尖塔就是耶穌被判死刑的地方。第二站是鞭打教堂,有囚禁耶穌的地下室。第三站是耶穌第一次跌倒之地,現在是亞美尼亞教會。第四站是聖母瑪利亞教堂,門頂雕刻了聖母看見背負十字架的耶穌。第五站是信徒西門替耶穌背上十字架之地。第六站有一位叫Veronica的信徒幫耶穌抺臉, 手帕上印下了耶穌的臉容,成為聖物。第七站是審議門,耶穌的罪狀書掛在門上。第八站, 耶穌對耶路撒冷的女人說: “不要為我哭”。第九站是耶穌第三次跌倒之地。
釋迦牟尼35歲時覺悟成佛, 在鹿野苑開始傳道, 直到八十歲時在娑羅樹下睡眠中涅槃。耶穌30歲, 離開故鄉加利利, 前往以色列的首都: 耶路撒冷傳道。但是他旋即在那裡被猶太祭司釘在十字架, 走過血跡斑斑的苦路後死亡。為什麼兩者有這麼大差別? 源於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前世恩怨。
基督彌賽亞降臨
猶太教的《希伯來聖經》記錄了從耶和華創造天地到公元前5世紀為止以猶太民族為核心的歷史, 亞伯拉罕和摩西是先知,直接受命於唯一真神(耶和華)。耶和華通過摩西,與猶太人訂立約定《十誡》,只要猶太人遵守約定,崇拜唯一真神耶和華,耶和華將保佑猶太人, 直到彌賽亞(救世主、基督)的誕生。但誰是彌賽亞?
耶穌出生的年代, 有很多自稱彌賽亞/基督的人都在傳道, (因為假基督將要顯大神蹟和大奇事, 太24:24),於是耶穌曾經囑咐門徒, “不可對人說祂是基督。” (太16:20)。耶穌雖然是猶太人, 但他並不是傳統的猶太教徒, 而曾對猶太百姓證明自己是基督, 這導致了猶太祭司們判他死刑。
「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祂?眾人都說,釘祂十字架!」
──太29:22
二千年前, 基督教是離經判道的新興地下教派, 在猶太教基礎上進行了很大的修改, 將其希伯來聖經譯為《舊約》, 而信徒們記錄耶穌生前的言語和訓誨, 整理成全新的《新約》。結合了猶太教《舊約》和耶穌生平的《新約》, 基督教正式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