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分立

耶路撒冷, 不要哭泣

有的城市, 天生輕鬆、愉悅、沒有歷史的負擔。有的城市,除了痛苦,就是悲哭。路,苦了兩千年。牆,哭了兩千年。今天我們將進入猶太教的中心, 看到的盡是血淚傷痕, 更應以慈悲心和平等心來了解這個西方最古老的宗教。

進入希律門

「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馬2:1)

離開邊境耶利哥, 車停在耶路撒冷舊城的大馬士革門。我預訂的法國天主教修道院Franciscaines De Marie就在城門對面。這是個百多年的女修道院,由一班法國修女主持。Sister Hermina 來迎接,她會講一口流利英文。房間在小花園後面,環境清幽,教會靠這旅館維生運作,今天也爆滿,因為很多法國天主教徒朝聖都住修道院。

耶路撒冷有八座城門, 我經過希律(Herod)門進城。千年石地板已經磨得光滑,加上雨水在石板上流,更加濕滑。古城沒有下水溝,地上盡是水塘。希律王在耶穌童年時代, 是猶太國王, 他知道耶穌誕生後, 就下令將伯利恆境內兩歲及以下的所有嬰兒殺死。(馬太褔音第二章)

神聖安息日

「你六日要作工、第七日要安息。」(出34:21)

我的猶太朋友Shiranne一早就告訴我, 她將廿四小時不接電話、不開車、不上網, 全天在家祈禱。今天由五點半開始是猶太人安息日, 全部猶太人的店舖都關閉了,古時安息日開工者要以石頭擲死, 這天不得生火(包括電器)。

根據「摩西十誡」,安息日與上帝創造世界之間有著清晰的聯繫。在第七天,上帝完成創造世界的工作並休息。三個同源宗教的安息日略有出入,猶太教為星期五日落至星期六日落, 基督教為星期日, 穆斯林為星期五。

祈求彌賽亞來臨

「所羅門王作完了耶和華殿的一切工、就把他父大衛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 都帶來放在耶和華殿的府庫裡。」(列7:51)

聖殿是猶太教的核心,三千年來為信徒們提供崇拜上帝的場所, 但所羅門王建主的第一聖殿已經被毀。現餘高大的西牆,是後來的第二聖殿遺址。又名哭墻, 因為信徒在這裡向上帝哭訴猶太千年流亡之苦。

哭牆左邊為男界, 面壁禱告的都是黑帽黑長袍大鬍子,手持《希伯來聖經》(舊約),口中唸唸有詞,一誦讀到「上帝」就向前嗑一下以示尊重, 因為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字。右邊女界只有男界一半寬。

入鄉隨俗,我也戴上“基帕”小帽。Kipa,希伯來語意為“遮蓋”,表示對上帝的敬畏。頭上有天,不可“光頭”以對,所以要用帽相隔。隨男眾進入哭牆左邊的猶太會堂。

書架上放滿了塔拉(Tanakh),任人取閱。我拿了一本來看,和中國古書一樣,右側訂裝,由左翻去右,寫字由右至左(漢語和阿拉伯語一樣)。最小的信徒只有十歲左右,搖頭晃腦,唸得認真。青少年動作多多,面牆唸經,雙手握拳,振臂向天,如同搖滾巨星表演。老年人或坐或站,邊唸邊嗑。猶太人對遊客十分友善,會堂任由進出、拍照, 只是沒有一個阿拉伯打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