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洞窟
阿旖陀24號窟尚未完成。高高的地臺上, 還殘餘一米多高的岩石地台,上方空間已經鑿去了一半, 遺留了當年人手打鑿岩石的痕跡。人力用鐵筆向堅硬的岩石一下一下锤打, 敲下一塊石頭,搬走,又繼續敲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要鑿出一個數百呎的前堂, 就要一百年的功夫! 還未雕刻裝飾,還未鑿打出後面的佛殿及旁邊的修行室。絕對是對宗教的無比虔誠, 才會使一代一代的佛教徒, 去愚公移山。其中一條顯現出來的石柱已經開始雕花, 其它石柱還未成形, 證明當年做法是一邊鑿打, 一邊裝飾。
唐僧(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描寫 “精舍四周雕鏤石壁…入寂滅之靈應,鉅細無遺,備盡鐫鏤。”, 正是最後一個26窟, 內有阿旖陀唯一的睡佛。雕刻出佛祖涅槃時的情景, 約七公尺長, 佛祖表情安詳喜樂, 永恆入定的樣子, 上下都雕有阿難等弟子,悲傷欲絕。唐僧晩年離開繁華的長安居住多年的皇家寺廟慈恩寺,在遠離京城200華里的玉華山,開山為窟,潛心翻譯「大般若經」六百卷,直至離世。玉華寺的建築風格,完全沒有中土佛寺的亭台樓閣,不正是阿旖陀式洞窟嗎!
逛完全部洞窟, 出來見到一大堆的中學生。女孩子見到我, 要男同學傳話, 原來要搶著和我合影。因為快關門了, 她們似乎很匆忙, 和我影完相就齊聲大叫 “Chala chala (印地話,意即走啦, 走啦,也是一首著名印地歌的歌名)”。學生走了後, 還有一家人站在後面等著和我合影, 羞怯的女生一直偷望著我, 她爸爸居然和我講, 「先生,你就帶她回去香港吧! 」去旅遊變成相親, 我沒有心理準備, 我於是只好又講 “Chala chala!!”。
前世的鄉愁
人羣散去, 馬蹄形山谷重歸寧靜。綿綿細雨,不知什麼時候,讓地上滾滾的紅塵,忽然靜止停息了。
「先生,買花嗎?」一個羞澀清香的童聲,在我身後傳來。脏兮兮的粉紅沙麗,脫色Henna圖案的小手上,持了唯一的一小扎潔白的茉莉花,潔白飽滿, 雨滴喚醒了沈睡的芬芳,廣大宇宙刹時熟悉的暗香盈滿。夕陽餘暉光影錯落, 望回我來時的蹒跚山路上, 所有前世的沙漠枣樹、春燕竹樹、白雲瞳孔都和這座似曾相識的山谷重疊在一起。她見我盯著她手中的茉莉很迷茫的樣子,趕緊說「只賣10盧布,很便宜的」。
小妺妺啊,如何讓你知道我此行的秘密? 為了讓這朶上一個雨季的茉莉花在這前世的故鄉遇見我,為了這一刻的乍喜乍悲,為了延續前緣的一曲共舞,我已經跪在觀世音菩薩前面,祈求了整整一個光年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