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樂土: 約旦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這幾天的電視新聞, 都是血肉模糊的加薩地帶難民, 令人看得心痛。以巴衝突的戰火, 燃燒了一個世紀, 還沒有停息的迹象。想起年初到訪這個從來沒有和平過的苦難土地, 由以色列走到巴勒斯坦, 再到約旦, 我花了十天。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英國人將約旦由巴勒斯坦分離出來, 成為獨立國家, 手法和由印度分裂出巴基斯坦(再分裂出「東巴基斯坦」, 即今天的孟加拉)一樣, 方便管理。但今天的約旦, 相比其兄弟巴勒斯坦, 幸運得多。

在阿拉伯諸國中,約旦最為西化,是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橋樑。胡辛老國王的兩個皇后都是英國人和美國人, 皇后們從不戴面紗,時髦得來媲美英國皇室。1994年,約旦和以色列和談,結束半世紀的戰爭狀態,約旦經濟開始起飛。今天這個沒有石油、八成土地是沙漠小國,但教育、醫療、旅遊業均冠絕阿拉伯世界。

一進入約旦首都安曼的洲際酒店,就聞到阿拉伯咖啡(加入了茴香)的香味。大堂坐了一個約旦傳統服飾打扮的咖啡王子,用炭火煮阿拉伯咖啡,請入住客人免費喝一杯,充一充電。酒店居高臨下,鳥瞰這座白色城市。巴勒斯坦人用一種約旦南部馬安出產的白色帶淺黃的麻石,在七座小山丘之上, 打造了安曼。酒店是約旦獨立後第一間國際連鎖酒店,建於1963年,這家酒店是各大國際通訊社長駐中東的熱門地方, 特別是科威特戰爭時, 全年爆滿, CNN等包下了酒店。

約旦老國王一家人經常來, 皇太后昨天也來此吃飯。所以酒店正門長期鋪有皇室專用紅地毯, 普遍人不能踏上去。在洲際吃了一餐黎巴嫰菜, 光是冷盤就有廿八個,琳琅滿目, 鋪滿了飯桌。約旦朋友解釋, 節日時有五十個冷盤呢, 因為阿拉伯人是好客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