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塊27090平方公里的土地,猶太人稱為以色列,阿拉伯人稱為巴勒斯坦。同一個小小城市──耶路撒冷, 同時是這兩個國家的首都。聯合國將耶城劃為巴勒斯坦首都, 但1967年以色列攻佔下來自行宣佈成為首都至今。
一婦尚不能事兩夫, 何況還要再加三個精神光環? 因為西方社會三個主要宗教: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同時奉耶城為聖地。
太糾结了,到底誰是誰非?
離開凄風惨雨的哭牆, 走上去對面小山丘。可以看見哭牆所在的猶太聖殿山全景。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後,公元前1000年,猶太王大衛佔領了耶城,建立「以色列」王國。這塊「上帝應許之地」也由「聖經」故事中走到有記載的正史。大衛在耶城的聖殿山建立了第一聖殿, 猶太人文化在此輝煌了千年之久。
公元前63年, 以色列被羅馬佔領,設「猶太行省」,立希律王為傀儡, 他和猶太祭司在耶城釘死了耶穌, 於是成為基督教聖地。公元70年猶太人起義, 羅馬摧毀聖殿山, 只剩下一道西邊的牆基 (哭牆),並放逐猶太人於萬國之中。公元638年阿拉伯帝国佔領耶城, 認定穆罕默德是在耶城升天, 於是成為第三個宗教聖地, 並建立金頂清真寺。阿拉伯人不断移入,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屠殺散居歐洲各國的數百萬猶太人。終於西方耶教世界內疚了,支持猶太人復國,將已居住在這裡一千多年的巴勒斯坦人趕走,圈到一西一東的兩個小地方,加沙和西岸。
哭牆頭頂的聖殿山上保留了個「半途程咬金」,建於公元638年的金頂清真寺。鍍金的清真寺巨大圓拱,矗立在猶太人第一聖殿原址上。這種上天開的天大玩笑,如同黃大仙頭上立十字架,聖約翰大教堂上供孔子一樣。但這個玩笑, 發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程咬金也成了受保護古蹟時, 那就認真頭痛了。
耶城雖然屬以色列管轄, 猶太人至今仍不能進入聖殿山上以及聖石清真寺, 下面有荷槍實彈的軍人,兩人一組,站在各個通往山上路口,手持衝鋒槍, 禁止兩大宗教可能發生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