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寺廟體驗之三: 晨課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一片泡菜見韓國

四點半鐘聲齊鳴,大家在月光星辰照領下摸黑中到大殿中。行108拜,意即除去108種麻煩。我前面有金毛青年、中學女生、時髦少年,也跟著一下一下認真跪拜。師傅帶領唸經,很多字都聽得懂,如觀世音菩薩,因韓文佛經不是直接譯梵文,而是譯自中文!例如「心經」完全是韓文拼音的玄奘譯經。然後打坐。男生去廚房取早餐。師傅開示,講家人相處之道。

師傅問有沒有問題,我問 “有沒過午不食”?他說韓國傳統和中國寺廟一樣過午不食,現在為了方便城市人,才有改變。但閉關的人仍然過午不食,並關門數月不出來打坐。

吃早餐的清規戒律,先念中文回鉢偈、展鉢偈、十念。然後先順次序打開四個大小不同的托鉢,鋪開布墊。舉高一個鉢,等人倒黃豆芽開水。用水洗四個鉢。再分飯,和尚不能選擇吃多少飯,分到多少就吃多少。再分菜,共六種泡菜,一定要拿一片泡蘿蔔,以便最後抺鉢用。再分菜湯。開始唱奉鉢偈、五觀偈,已經六點半,終於開始吃第一口飯了。安靜無聲,不能交談。

吃完飯後,用最初的黃豆芽開水洗鉢,用蘿蔔片抺鉢。最後用抺布裡裡外外由小到大抹乾淨四個鉢。再依次放入四個鉢,不能發出聲音。用布包好,唱生飯偈、折水偈、收鉢偈。

最後各人講感受。有的人來了多次,說經過這次知道了珍惜食物。還有外婆帶來的孫兒說,要安安靜靜地、沒電視送飯很不習慣。到了我,我說每一片泡菜中,我見到韓國半島的陽光、土壤、雨水,和韓農的汗水,令我心存無盡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