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到世界新七大自然奇景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小學時候讀書,尼羅河、兩河、恒河、黃河的四大文明,就是這個地球人類文明起源的全部古代文明。後來長大了,和外國人交往了,才知道這原來是中國人的井底之蛙之說。西方的歷史觀,從來沒有 「四大文明」概念。這個概念原來梁啟超在1900年在其著作中,認為「地球上古文明國家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也就是「四大文明」。

四大文明以外,還有以愛琴海為起點的西方文明,始於西元前2000年。中國尚處於傳說中的夏朝(約前1600年—前2000年),史料匱乏,中外考古學對夏朝存在與否仍有爭議。但克里特島的米諾斯迷宮,實實在在地存在了四千年,每天吸引西方人前往尋根遊覽,修建時間比中國第一個王朝秦朝及兵馬俑還早了二千年。

為什麼梁啟超刻意抺掉不提? 很簡單,他寫四大文明的那年,義和團正發動「扶清滅洋」, 慈禧正向歐美十一國同時宣戰, 懸賞捕殺洋人,八國聯軍入北京。於是誕生了這個帶有晚清知識憤青思維的「四大文明」概念,在天朝中土流傳至今。中國人對 “四大” 這個字情有獨鍾呢, 我們發明瞭四大文明、四大發明、三從四德。哦, 還有香港的四大天王。

最早提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構想的是前3世紀的腓尼基旅行家昂蒂派克, 都集在地中海文明。但是除了埃及吉薩金字塔, 七個奇蹟六個都沒有了, 於是2007年全球投票, 選出世界新七大奇蹟, 包括長城(中國)、佩特拉(約旦)、泰姬陵(印度)、馬丘比丘(秘魯)、奇琴伊察(墨西哥)、羅馬競技場(義大利)和基督像(巴西)。

碰巧地, 我都去過這些地方。唯一不敢苟同的是名單最後的里約熱內盧基督像。雖然也是個不錯的景點, 但意義、歷史、視覺、價值, 都無法和其他六個排在同一列。例如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 就比基督像更加不平凡。

今天1111(光棍節), 又是缔造歷史的好時候, 由瑞士的新七大奇蹟協會主辦的 “世界新七大自然奇景”評選活動,在全球220個國家的440個景點中選出最終的28個候選名單,在www.new7wonders.com供全球人投票, 今天將公布結果!

這是我的選票, 當然, 以下全部七個自然奇景都是我親身體驗了後, 選擇推薦的名單! 祝我好運!

  1. 烏魯魯石 (世界中心呼喚愛, 能量無限!)
  2. 亞馬遜 (地球之肺, 破壞嚴重, 令我心痛!)
  3. 大堡礁 (世界最大珊瑚礁群, 保護極佳!)
  4. 伊爪蘇瀑布 (世界最大瀑布, 感官極度震撼!)
  5. 馬爾代夫 (世界上最美的水, 視覺系冠軍)
  6. 越南下龍灣 (適合短線遊, 有亞洲風景的幽雅)
  7. 台灣玉山 (唯一自己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