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片熱土位於亞洲兩大古文明: 印度及中國之間, 幾千年來備受中印衝擊。中國的儒家、道家、漢字、筷子傳到安南, 印度的婆羅門教、南傳佛教、印度教風靡全民, 可謂兩大古文明的文化殖民地, 所以又稱「印支半島」,此起彼落的古代王朝包括越南中部的占婆丶柬埔寨的高棉帝國丶暹邏的大城文化丶寮國的瀾滄王國丶緬甸的蒲甘王國等等丶彼此不停互相征戰。
直到一個半世紀之前, 緬甸在三次戰敗之後被英國收為英屬印度, 法國將柬埔寨、寮國、越南變成法屬印度支那,唯有泰國保持獨立。殖民時代的1839年, 美國牧師馬爾科姆在他的「東南亞旅行」一書中首次使用 「South Eastern Asia (東南亞)」一詞, 於是這個區域正式有了名字。
自從去年播出《明治憑什麼》之後, 很多觀眾希望我繼續拍攝日本系列文化旅遊節目, 例如以大正、昭和或平成為主題。但我很害怕第二季、更恐懼重複自己, 所以我義無反顧走出溫室的安全地帶, 找尋一個陌生的不安全題材來挑戰自己。
《世界遺產》是日本TBS電視台制作的經典長壽節目, 由1996年一直播到現在, 早已超過一千集, 無線電視也曾購入, 並找來蘇玉華等人配音播放, 節目歷史已經長過香港特區, 仍然寶刀未老。
以開電視及小弟之力, 無法達到這個神枱級節目。我於是另辟蹊徑, 找尋尚未成為世遺的隱世景點, 命名為《明日世遺》, 節目用倒敘方式, 由東南亞近代史開始, 倒帶到殖民百年、中英角力、中印交匯、原生文明、王朝混戰, 最後沿著湄公河順流而下,找尋明日的世界遺產, 明日77台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