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咖哩味

前兩集我帶大家看了英國的憲政、工業革命, 法國的城市規劃、生活品味對東南亞的深遠影響。但遠在英法殖民之前的二千多年, 印度、中華, 兩個主要的亞洲原生文明, 已經在東南亞展開第一次角力, 誰輸誰贏?

由柬蒲寨的吳哥王朝丶到泰國的大城王朝丶緬甸的蒲甘王朝, 東南亞宮廷的官方語言是梵語,巴利文是正式文字,印度誕生的宗教文化丶慶典儀式丶滿天神佛丶天文宇宙觀丶建築風格,風魔東南亞。就像英國法國俄羅斯王室都以拉丁文為宗一樣,所以西方諺語說「永恆屬於希臘丶偉大屬於羅馬」,我就說「永恆以及無常,全部都帶有咖哩味」。

幾千年來產生的宗教多如牛毛, 真正能夠風靡全球、跨越國界人種, 才能被稱為世界宗教。這五個國家, 接受南邊傳入的婆羅門教、印度教、佛教, 接受西北邊傳入的儒家及道教, 這就是「印度支那」一名的由來。但兩種文化的影響力, 大相庭徑。

三十多年來, 我去印度支那三國以及緬甸、泰國超過五十次, 加上三次遍遊印度, 才看懂了東南亞基本上是印度的文化殖民地, 空氣中永遠都飄浮著揮不去的咖哩味, 本週末的《明日世遺》, 我將比較遺留在越南北部的儒教、道教遺址, 以及五國的印度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