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之甍: 唐招提寺 之三 : 風月同天

臨走時, 石田執事長叫我等一等。他回去拿一本他編集的《共結來緣》,這是紀念1998年至2009年十年之長的 「平成大修」 維修金堂的畫冊。他用毛筆字在扉頁上題上 「 項明生惠存:風月同天。丁酉新春"。

與佛法有緣的國度

作為律宗一代宗師, 鑑真大師為什麼花了十一年光陰, 六次東渡日本?源於這個短短十六字的佛偈: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寄諸仏子, 共結來縁。』
這十六字, 源於日本長屋王子曾造一千件袈裟, 施送中國的大德高僧,袈裟上就繡了這一首佛偈。一千二百年前, 一件手造袈裟得來不易, 繡字更要花更多功夫, 日本更處於遠比中國唐朝貧窮落後的飛鳥時代。地小人少的島國此一舉動, 的確令人動容。所以, 當學僧榮睿、普照不辭辛苦,冒著生命危險遠渡重洋,前來揚州大明寺惹請鑒真大師東渡授法。鑒真回答說:「以前聽說南岳思禪師寂滅後,轉生到日本作了國王,興隆佛法。又聽說日本長屋王子贈送一千件袈裟偈頌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由此看來,日本確是與佛法有緣的國度。」說到這裡,鑒真大師詢問在場僧人:「有誰願應聘到日本去弘揚佛法?」當時,大明寺眾僧“默然無應”,唯有鑑真表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決意東渡。

風月依然, 換了今天, 四個小時就由香港直飛到了大阪。但在一千二百年前, 這一東渡, 就花了鑒真大師十一年的寶貴光陰, 還差點賠上性命。

天平之甍

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所著的歷史小說《天平之甍》曾獲得日本藝術選獎, 也改變成電影, 故事由日本天平四年, 中國唐朝開元廿年, 日本第九次派遣唐使開始描寫。那時未有印刷術, 遣唐日本學僧耗費一生在中國抄寫了上千卷經文,以四艘船載回日本,由於當時日本航海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在大海航行的遣唐一行經常遇到海難, 第八次的總共四艘遣唐船就有三艘葬身大海, 最後只有一艘回到日本。

“船有無數次湧上波濤之山,又沉下波濤之谷。普照一次又一次聽到業行的叫喊,看到數不盡的經卷一一滾落清澈的海水中…”

我開始明白, 奈良為什麼可以保存那麼多的唐代建築和佛教文物, 比中土為甚, 因為每一卷佛經、每一棟建築, 都是用無數日本最精英的學僧人命換來。不幸在中國, 安史之亂、黄巢之亂已經將千古名城長安、洛陽毁於一旦, 黄巢之後, 長達264年的遣唐使計劃也停止了。

唯一的奈良時代皇家建築: 講堂

公元780年修建的唐式建築 “金堂”後面, 呈同一軸線的講堂, 並非由鑒真大師修建, 而是公元756年由平城皇宮搬過來。由於平城皇宮已不復在, 這座講堂成了唯一的奈良時代皇家建築。

為什麼要由皇宮搬一座木建築到寺廟中? 其一因為天皇表示對鑒真大師的愛護, 將皇家建築賜給他; 二因自古中式木建築皆由榫卯結構, 不著一釘, 可以像Lego一樣拆下來, 又重新組合, 這就是中式建築之神奇之處。千多年日本人已經懂得拆了又重新組合, 怪不得, 他們可以在最近的 “平成大修” 將金堂拆了又復修。

講堂內供奉2.8米高的彌勒如來佛, 乃鎌倉時代(1287年)仿照唐朝佛像造, 佛像背後的身光上, 左右各雕了五位美麗的飛天仙女。左右各有1.32高的持国天、1.28米高的増長天立像, 源於原本唐朝的奈良時代(八世紀)造。

“左邊的增長天力像,和右邊是持國天立像, 有什麼區別?” 石田執事長問我。我看來看去, “表情動作不同?” “不對, 左邊增長天力像是跟隨鑒真大師東渡的中國師傅所造, 所以手工比較好,右邊是日本學僧師傅所造, 所以手工要差一些, 人物表情也不同。”

唉呀, 如今Made in Japan的任何食品、電器、藥品、衣物, 都比Made in China的要貴上很多倍。鑒真大師泉下有靈, 是不是應該由奈良打道回揚州, 指導一下鄉親父老們, 風月同天, 怎麼做得產品好像日本人那麼好?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