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終生遊學 James Hong 項明生

楊州炒飯:蓮花廟

廣告

上期介紹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宋明理學, 以及近年越南將這東方的三教, 再雙拼兩大西方一神教(耶教、回教), 成為高台教。
恕我打一個粗俗的比喻, 王陽明的宋明理學是一碟將中印兩國宗教系統打孖上的 “雙拼飯”, 吳文昭,的高台教就像東西合壁的 “三寶飯”, 喜歡吃Fushion菜的不止有中國和越南, 還有更像“楊州炒飯”的集大成宗教: 伊朗的巴哈伊教(Bahai), 又稱大同教。
巴哈教和高台教一樣, 五教合一。高台教以儒、釋、道為基礎, 再加上耶教、回教。巴哈教由伊斯蘭教脫胎而出,是十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支派一個“異端”派——謝赫教派衍生的巴布教派分化的結果, 加入了同屬一家人的耶教聖人先知: 亞伯拉罕、摩西和基督, 以及東方的佛陀。所以高台教更像東方多神教, 而巴哈教更像西方一神教。高台教的信徒以越南人為主, 但巴哈教已經成為世界宗教, 有超過五百萬信徒, 最著名的華人信徒就是歌手方大同。大英百科全書列巴哈伊教是流傳地域第二廣的宗教,僅次於基督教。

印度最受歡迎景點
到過印度已經多次, 我一直以為泰姬陵是印度最多參觀人數的景點,怎知導遊Rajesh笑說:「No!是蓮花廟!」
印度不愧是 “宗教博物館”, 首都新德里就有巴哈伊的靈曦堂(禮拜用的宗教場所)。一九八五年興建,外牆為白雲石,像一朵巨型蓮花, 所以當地人叫蓮花廟Lotus Temple。印度的巴哈伊信徒超過一百萬,位列全球信徒人口首位。蓮花廟在2007年有超過四百六十萬遊客,也是全球巴哈伊靈曦堂之首。
巴哈伊教沒有神職人員和地方教堂,現在每個大洲建有一“靈曦堂”, 除了印度新德里的蓮花廟, 還有美洲的美國伊利諾州威爾米特(Wilmette),大洋洲的澳州悉尼,非洲的烏干達坎帕拉,歐洲的德國法蘭克福,中美洲的巴拿馬,太平洋的薩摩亞,以及南美洲的智利聖地亞哥。
一九三五年,清華大學校長曹雲祥開始翻譯巴哈伊教經典時,認為其社會主張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世界大同」理想相通,故此將其翻譯為「大同教」。該教在世界各大宗教中最為年輕,在新興宗教裏也發展得最快。它創立於十九世紀中葉的伊朗,將亞伯拉罕、摩西、佛陀、基督、穆罕默德都當作上帝的聖使,概括為「上帝惟一」、「宗教同源」和「人類一體」。

一朵蓮花九道門
「你們切莫以陌生者相互對待。你們都是同樹之果,同枝之葉。」教主巴哈歐拉, 這樣教育信徒。他是波斯貴族, 相信世界大同, 高舉世界和平與和睦友好的旗幟,
蓮花寺名符其實, 由 27 瓣各自獨立的大理石花瓣,排成三層,每層九邊構成, 好像一朵蓮花, 浮在環繞其周的佔地105,000平方米的九個池塘之上。每座靈曦堂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門,代表可以從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廟宇中不出賣紀念品,不接受饋贈。宗教經費只來源於教徒的捐贈。禮拜儀式非常簡單,沒有固定的地點,只是由一人朗誦創教者巴哈歐拉的作品。
「你們中國人都信『八』字,我們印度神聖數字是『九』字,而含有『九』字的車牌也特別貴。所以靈曦堂廟宇頂由九片花瓣組成。」Rajesh解釋。
九瓣蓮花之下,沒有任何宗教的偶像、象徵或文字。教堂空無一物,招攬任何宗教的信徒。「不要講甚麼愛國,大家應該愛地球。地球僅一國,萬眾皆其民。」是創教者巴哈歐拉的宗旨。巴哈伊教義的三個核心原則簡單表述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類一家。在今天這個打著宗教旗號恐襲頻頻的亂世, 他的博愛理論更是一劑清涼的救世清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