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同遊大西洋

img_0938
和他神交十幾年、相認識五年,結伴同遊還是頭一遭。出口成章,五步成詩,自然考不到他。旅遊是觀察人的最佳時機。入教堂,講耶穌。在花園,講植物。看到瓷磚,講絲路。遇到英國人,講天氣。遇見西班牙貴婦,就用零碎西語談一場柏拉圖式戀愛。和商家,聊生意。見到船桅,介紹中西帆船結構的分別;當然少不了他最擅長的政治評論,在郵輪QM2上一餐晚飯三小時,他由頭到尾,口若懸河。

他也是一個極佳的Story Teller。本來一個沉悶的DSE題目「鹽鐵論」,兒子的老師只懂叫學生死背。他於是教兒子鹽是古代羅馬和中國的流通貨幣,所以今天英文工資叫Salary,字根就在Salt。不止令兒子茅塞頓開,也令這個議題更為人性化和有趣。

吹牛了得,文字了得,想不到他畫畫也了得。在大加納利島逛完哥倫布故居出來,看到廣場上樹影婆娑,他說想在這裏畫一幅鋼筆畫。我就去了找三毛故居,過了兩個小時回來,他的素描本上面已經有—幅歡快的鋼筆畫。的士司機不顧安全,豎起大拇指。我也由心佩服,才子不枉此名,多才多藝,無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