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誠勿遊——才子旅伴

風趣的旅伴,令寒冷的冬天也充滿和煦的春風。睿智的朋友,更像是冬夜裏的熊熊柴火,帶來光明和進步。

我三年前棄商從文,見賢思齊。專欄作家之中,中文上佳的不少,英文深厚的也有,融匯貫通的人不多。這個人人都是博覽五車的Google年代,左抄右抄,將網絡維基炒成一碟當專欄的人也有,但有獨家見地、沒有互聯網也任意游弋五千年東西文化、風趣幽默的人屈指可數。

我幸運地和陶傑登上了這艘享譽世紀的最後一艘跨洋郵輪QM2, 前往大西洋。中午和他吃飯,望着汪洋大海,談起孫中山當年由香山坐船去檀香山,由背向黃土,變成面向大海,感歎「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國父因為上了跨洋郵輪了, 目睹西方現代化,想到要推翻清政府。那是一個片板不准進海的鎖國年代, 來自天朝的土小子到了真正的大洋,應該是多大的震撼?

「這間Britania餐廳是QM2的經濟艙,即是Jack坐的那種,你看,食客穿戴得那麼好,怎麼和《鐵達尼號》不同了?」我不太明白。

「這是馬克思打錯算盤了。他不知道資本主義社會工人的兒子不一定當工人,可以靠良好教育做工程師、會計師,升呢中產了,上郵輪也變得classy!」陶說。

「你看,經濟艙的碟子也是用Wedgwood。」我翻起茶杯下面的杯碟底。

「拍《鐵達尼號》時James Cameron就是要用真東西,—場沉船戲就打爛了幾千隻名牌瓷碟,搞到電影超支!」

地理加時間,才是真正的旅遊。穿梭世界各大洲,飛翔於五千年的歷史,這樣的遊記才好看。如果看見眼前的這碟意粉是意粉,那只是口腔期。運用大腦穿梭時空,才打開另一扇窗戶,要多遠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