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誠勿遊——非洲原始時髦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人類,在非洲由猿人進化到人,五萬年前出走,散佈到澳洲、亞洲、歐洲、美洲,其中美洲和澳洲的人類文明歷史,獨立於亞非歐洲約三萬年,稱為新世界。五百年前,哥倫布打通新、舊世界的通路,拉開了全球一體化的序幕,導致今天由北京到東京到倫敦到紐約的千篇一律商店、品牌、快餐店、超市、銀行、油站、路人衣著打扮,真的悶死人!

但非洲,仍舊是非洲,當其他大洲已經經過了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中世紀、殖民時代、工業時代,部份非洲內陸仍舊保存了數萬年前的原始部落。保證只此一家,不要說和其他國家的人撞衫,你甚至不會在幾百公里外,看到類似的打扮。

埃塞俄比亞Omo山谷的族人們,生活在十五世紀航海大發現之前的原始自給自足村落。姑娘們用了牛油混花紅粉,扎起粟米條般的髮型,也有人在粟米頭上再加上羽毛、珠仔鏈。或者乾脆戴一頂頭盔一樣的帽子:這個最簡單,將葫蘆一分為二,放上頭就可以遮陽遮雨了。粟米頭是悍馬族女人的身份證。其他部落的女人,一眼就分別開來。她們將前額頭髮剷青,留了中間一束,別上一大串髮夾,再戴上珠仔頭箍。

上衣分三種,最隆重的是悍馬族獸皮正裝。整件獸皮或牛皮剪裁成時髦的上衣,捆上大量貝殼的花邊。這裏是東非大裂谷,遠離海岸,貝殼是很值錢的貨幣。我懷疑這件晚裝應該不止隆重,而且很沉重,媲美仙奴的haute-couture了。

第二種悍馬族便衣,用了棉質小背心或Top,身材好的姑娘就剪短了背心,變成露腰裝,有的短到如同胸圍。由於族人尚不懂種植棉花,更遑論編織,所以她們對這種輸入的材質當獸皮牛皮處理,那就是「從來不洗」。日子有功,每件族人身上的棉質衣服,泛起皮革一樣的油光,近一點還有濃郁的牛油氣味,那是她們頭髮上的牛油流淌下來。第三種是豪放型,乾脆不穿上衣,女子坦蕩蕩, 最多放一條牛皮、貝殼大項圈在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