鯡魚骨上的荷蘭霸權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歐洲河船路線除了多瑙河、萊茵河, 還有荷蘭運河。我第三次在歐洲坐河船, 就在熱門的阿姆斯特丹登船。碼頭停泊了近十艘河船,由Uniworld 到 Viking, 最多船的就是Luftner Cruises, 有三艘之多。我這次坐其旗下的Amadeus Brilliant。中午12點開船,離開阿姆斯特丹。午餐是半自助餐,主菜有煎魚柳丶炸春卷。西人炸春卷,雖然不倫不類,也頗可口。

河船向北航行,三點到達Volendam ,我翻譯成富麗達,這是一個漂亮的荷蘭觀光漁村。蔚藍天空下,沿海幾十個紅瓦尖頂木屋一字排開,全部改成了酒吧和餐廳。震耳欲聾的音樂丶高聲喧嘩的酒客叫聲,令這個漁村像是白天的蘭桂坊。今天是假期,阿姆斯特丹的年輕人都開車來風光如畫的富麗達渡假。他們極為友善,不但和我合影,還請我喝啤酒。年輕男女在酒酣情濃之際,互相親吻,空氣中的海洋鹹風也變甜了, 當然還有Haring。

Haring(鹹鯡魚)不止是荷蘭人最愛吃的佐酒小食,這種其貌不揚的鹹魚,成就了荷蘭人的強國夢想,由貧窮沼澤低地變成了歐洲最富裕的國家。五百年前荷蘭漁民發明了一種切魚刀,一刀切斷鯡魚頭及勾出內贜,用醋和盬就可以將鯡魚長期保存,出口去全歐洲。 “在鯡魚骨上,我們建築了阿姆斯特丹。"然後荷蘭水手依賴這種便宜的蛋白質來源,擴張到 “歐洲海洋馬車夫"的海洋霸權,由亞洲到美洲,荷蘭人建立了雅加達(今印尼首都)丶新阿姆斯特丹(今紐約)丶以西蘭省命名了「紐西蘭」,成為當時世界經濟中心和海上第一強國。1644年崇禎十七年, 荷蘭人在台灣淡水登陸, 明人稱他們為紅毛番,所以其城堡叫紅毛城, 直到1794年乾隆下旨才改稱荷蘭。當時日本江戶時代, 有所謂「蘭學」, 為日本最早引入西方科學知識。到了17世紀中葉,小小荷蘭的貿易額佔據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今天, 鯡魚仍然是荷蘭美食第一位,兩歐一條,佐酒與海風,足以懷念荷蘭五百年前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