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富可敵國”來形容鴻海, 絕對正確。
記得溫家寶曾經訴過作為世界工廠的苦, “一部售價299美元的iPad,美國獲得163美元的附加值,但中國只獲得4美元的加工費。”不要小看這4美元, 因為鴻海坐擁天文數字的訂單, 全球一體化之下, 血汗工廠也可以堆積成為富可敵國。
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在剛結束的年終展望大會,董事長郭台銘再度重申十年後要達到10兆元新臺幣(約合2.46萬億元港幣)的營業目標,這到底有多少錢呢?香港去年GDP為2,740 億美元(約合2.13萬億元港幣), 即是一間富士康的產值, 將會是整個香港的GDP!
鴻海去年營收(4.2兆元新臺幣)是郭台銘目標的四成, 約合美金1,332億元, 如果鴻海是一個國家的話, 其GDP已經在193個國家中排到第59位, 比世界上七成國家都富裕, 包括約旦、肯亞、埃塞俄比亞、贊比亞這些我剛去過旅遊的國家。
1千多億美元多嗎? 鴻海是下遊工業最成功的企業, 上遊的蘋果上週市值突破 7000 億美元,市值比瑞士GDP還要大。那就不止是富可敵國, 而是 “富甲全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