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明生小店

尋找宗喀巴

廣告

 

我到了拉薩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四出尋找宗喀巴。放下行李後, 去問酒店的經理, 他教我: “你去哲蚌寺看看, 那裡是他的家。”宗喀巴是我人生中, 第一個聽到的男性藏人名字。 小時家住成都, 隸屬西藏軍區, 隣居就是一位叫格桑(注一)的西藏大媽。外婆是我童年回憶的全部天和地, 像現在的少女追韓星一樣, 格桑和她最崇拜的偶像就是宗喀巴。七十年代內地反宗教迷信, 根本沒有機會一睹真容, 直到外婆離世。但每次提到這三個字, 外婆一定必恭必敬, 雙手合十,望向西邊的天空: “你長大後有機會去西藏, 一定要去找尊敬的宗喀巴大師, 好不好?”

西藏第一大寺

黃土山坡上,有一大堆雪白大米(藏語 “哲蚌”的意思)的建築。這是西藏第一大寺廟、宗喀巴的哲蚌寺,興建於1416年(明朝)。曾住有一萬名僧侶,擁有141個莊園和540個牧場, 號稱世界最大寺院。

終年積雪的雪山前面, 寺頂閃耀著金碧輝煌的法輪和一對鹿。法輪常轉, 永不停息, 這個我明白。向一位白眉朱顏的格西(長老)請教, 原來鹿也有特別意義。一因釋迦牟尼初轉法輪的地方──鹿野苑, 就有很多鹿。二因為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曾經救人的九色鹿(詳見《九色鹿經》, 另外在中國敦煌壁畫有描繪。)

向格西表明來意: “宗喀巴在哪裡?” 他雙手合十: “宗喀巴大師舍利子在此。這是鎮寺之寶, 由明朝開始, 長明燈六百多年來都沒有熄減!但近來大殿重修, 不能入內。”不能入內親睹, 格西問我: “你知道宗喀巴大師的故事嗎?”

原來, 我外婆的偶像並非現代人, 是遙遠的明朝的宗教改革家,西藏最偉大的密宗大師, 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創立了最大的派別: 格魯派, 信徒最多、影響最大。連達賴也是他的徒弟!

密宗的馬丁路德

印度密宗大師蓮花生大士,將密宗傳到到藏地, 他的僧侶戴紅帽, 稱為寧瑪派或紅教 ,時為唐朝。北宋時出現了噶舉派(白教), 由一位在家人瑪爾巴創立。宗喀巴大師所創立的格魯派(又稱黃教, 因其喇嘛戴黃帽), 漢地已經為明朝, 何以後來居上, 攝伏人心?

當西藏各大宗派都潛心密法時, 博學多才的宗喀巴大師首次提倡, 顯密兼修, 而且要先顯後密。他提倡先要熟悉《金剛經》《阿彌陀經》《妙法蓮華經》等顯學之後,才能進入密學。這是藏地一個偉大的宗教革命, 這種顯密圓融的方式不僅在西藏前所未有, 在印度也是空前的前衛。大師為恢復久衰的戒法, 將帽子染成黃色, 與持律古德們看齊。他曾親睹文殊菩薩顯現, 而達到中觀的奧義。他在1409年召開傳召大法會, 把整個藏區的各宗各派集合起來, 傳播格魯派理論, 聲名大噪。他著作等身, 傳位到四大活佛轉世系統, 其中兩位即是達賴和班襌, 他們都是宗喀巴的弟子。(注二)

“啊, 那他岂不就等同於基督教的馬丁路德?” 我聽完後, 恍然大悟。馬丁路德被譽為是 “最偉大的德國人”, 創立了基督新教, 足以和傳統天主教對壘。巧合地, 兩位宗教改革家都同樣生活在15世紀。

心中的日月

離開哲蚌寺, 門口遇上一位遠道由青海甘肅來的藏人阿媽, 高原的日光在她的臉上刻下歲月深深的軌道,她手持酥油瓶,本來打算為宗喀巴大師舍利塔加酥油, 也吃了閉門羹。她見我愁眉不展, 我嘆口氣說: “我見不到宗喀巴大師!” 她笑了,皺紋軌道展得十分開懷,指著自己的胸口: “怎麼可能!宗喀巴大師就在這裡啊! 太陽每天升起的時候, 我都看到他!”。她的女友在前面叫喚她: “格桑, 快點走啊!”

望著她蹣跚蒼老的背影, 忽然, 我看到外婆的熟悉身影, 眼淚快跌下來了。雪白大米後面的萬里冰山回響嘹亮的歌聲: “手中握著格桑花啊, 美得讓我忘了摘下!你是心中的日月, 我心中的光芒!” (注三)

 

注一: 格桑: 藏語 “幸福”之意,是一種生長於青藏高原的常見野花,耐寒耐旱, 生命力頑強,象徵藏人堅強個性, 也是常見女性名字。藏密中格桑花如同蓮花,果德日珍達俄活佛曾開示, 格桑花不再生長時, 佛法就滅了。

注二:《西藏佛教之寶》許明銀著; 《走近藏傳佛教》王堯著

注三:《心中的日月》王力宏歌曲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