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吐番前世今生

 

美加澳紐是由英國移民建國, 所以這些新興國家和宗主國總有千絲萬縷割不斷的血緣關係。你可知道南亞一個陌生的雪山國家, 原來是由西藏人四百年前建國!吐蕃一位高僧Shabdrung Ngawang Namgyal, 1629年(明朝崇祯二年)為了逃避拉薩政府迫害, 跟隨鳥兒到吐蕃南部的廷布山谷, 建立了自己的小小獨立國家, 和中土、達賴三百多年不相往來, 直至今天, 正如《桃花源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他喚自己的國家叫「吐蕃的終點」──不丹。

雪域響法螺

時光倒流到1385年, 時值中土唐朝貞觀之治, 喜瑪拉雅山第一個強勢國家──吐蕃更是盛世, 偉大的藏王松贊干布剛定都拉薩, 建立了影響力無遠弗屆的453萬平方公里的吐蕃王國, 王國中心就是世界最高的宮殿: 布達拉宮。

好學的松贊干布派遣了16個大臣到印度學習梵文, 依據梵文創造了藏文, 迎娶尼泊爾赤尊公主、大唐文成公主, 在她們影響下皈依了佛教。北傳佛教中, 漢傳佛教以外最重要的藏傳佛教從此誕生,喜瑪拉雅山上永恒不滅的酥油燈燃起, 照亮了萬千的心靈。藏傳佛教的法螺吹響了, 同一種文字、建築、文化、藝術, 由世界最高的城市──拉薩輻射, 跨越了今天五個國家, 包括不丹、尼泊爾、錫金、印度(克什米爾、拉達克、達蘭薩拉)、內地(寧夏、青海、新疆、四川、西藏), 是當今西藏自治區面積的四倍。法音千年餘音嫋嫋, 轉經輪日夜從末停息, 這也就是今天所謂的 “大西藏文化圈”。

受到天山雪域傳來深沉悠悠的法螺長號感召,我四次到訪了大西藏文化圈。由北印拉達克到尼泊爾, 由最幸福的不丹, 追溯到藏傳佛教法輪初轉的拉薩。其中不丹和西藏接壤, 但至今和中國無邦交, 邊境駐守印度重兵, 陸空均不相通。

吐蕃的終點

這位來自拉薩的不丹國父, 定都在低谷的廷布, 修建第一個 “宗” Dzong(城堡式的政教中心), 也在藏服基础上發明了Goh為國服。1647年開始, 西藏政府入侵不丹16次, 全部失敗。17世紀, 英國人由印度再入侵8次, 也以失敗告終。全因不丹全國山勢險要, 易守難攻。立國三百多年來, 不曾被外國入侵佔領過。

當我經過曼谷, 到達這個西藏僧人在明朝建立的首都──廷布時, 相比繁華的西藏首府拉薩, 只能算是一個寧靜 “落後”小鎮。全市最瞩目, 由市內任何一個角落, 抬頭一望, 就能望見山頂上138米高的金剛座釋迦牟尼佛像, 端坐在62米高的金剛寶座上。這座不丹最大的佛像由旅居香港的新加坡商人出資, 由修建天壇大佛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修建。我到訪時, 工程尚未完成, 沙塵滾滾。一位年輕和尚、一位年邁阿婆, 已經迫不及待地, 也不顧得碎石鋒利, 頂禮膜拜。夕陽西下, 仰望佛祖殊勝容貌, 我哼起《文成公主》: “大唐的輝煌, 吐番的蠻荒。前世到今生, 輪迴和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