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夜譚: 麥加

 

中國史書中, 稱阿拉伯為 “天方”, 經考證是 “天房”的異譯。天房是伊斯蘭教發源地: 麥加, 朝聖寺內一座方形石殿的名稱。穆斯林的五功為「念、禮、齋、課、朝」,其中禮功,每日要向麥加方向祈禱五次。朝覲,指穆斯林人生最少一次要到麥加朝聖(阿拉伯文稱Hadj)。

飄浮的黑色聖石

每年伊斯蘭教曆12月,過百萬世界各地的虔誠穆斯林到麥加朝覲時,都要圍著天房祈禱。但麥加只對穆斯林開放, 所在地沙地阿拉伯連旅遊也不簽發給外國人, 非穆斯林一律謝絕入內,連記者也不例外。

2000年, 英國BBC獲得沙地政府批准, 史上第一次拍攝了這個伊斯蘭世界最重要的宗教活動。拍攝人員必須是穆斯林, 將麥加的神秘面紗, 有限度地向世人公開。麥加在穆斯林世界被譽為“諸城之母”, 新城佈滿高樓大廈, 馬路寬廣, 舊城中心是著名的世界最大清真寺,又稱禁寺,總面積16萬平方米,30萬穆斯林可同時做禮拜。

禁寺廣場中央,30萬朝覲者的白袍海洋中, 就是巍峨的黑色立方形聖殿——石室(Kaba),又稱天房, 用黑色絲絨繡金幕(Kiswa)蓋得密實, 信徒只能遙望崇拜, BBC也無法進入內𥚃一探真相。根據一位曾經進入目睹的王室人員描繪: “透過黑幕下的純銀小窗, 天房𥚃面有一塊巨大的黑色石頭, 浮遊在半空中。”這就是元前1700年, 《創世紀》的亞伯拉罕在沙漠中發現的由天而降的巨石, 後人估計是一塊黑色隕石, 被人供奉二千多年。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攻佔麥加, 他將寺廟內供奉的360多尊宗教偶像全部燒燬, 唯一例外將這塊被喻為《創世紀》同期的隕石奉為真神阿拉給穆斯林的啟示, 成為伊斯蘭教最高聖物。

麥加的其他聖地還有城東二十公里的阿拉法特山,朝覲者站山誦經、射石驅邪之地。這麼大規模的朝覲活動, 可惜非教徒連進入國境的機會都沒有。

A貨麥加

咪起眼睛看耀眼藍天下令人目眩白色小屋、穿插木門鐵窗的鮮藍粉紫、躺著午後懒洋洋的小貓咪、身後是邊走邊排泄黃金的驢子、鑽過不到一米高的驢子門,進入一幅沈睡地中海的風情畫。令我想起其它漂亮的地中海小鎮,如希臘的米基羅斯、突尼西亞的Sidi bon said。只有不時見到阿拉伯長袍伯伯用大水桶在公共水管打水,提醒我這裡是沒有自來水供應的摩洛哥白色聖城Moulay Idriss。

被稱為「北非麥加」,每年九月由鄰國來朝聖的穆斯林數以萬計。由於我等非穆斯林, 永遠不用指望進入麥加, 唯有濫竽充數, 來這個A貨朝拜一下。廣場旁邊就是綠色屋頂的大清真寺,興奮莫名的我正打算一搗黃龍, 怎知跑到了大門口, 就有白袍教士從天而降: “此乃聖地, 非穆斯林不能入內!”。

有另一個中年男人自行走來,說帶喪家之犬的我上山看城市全景,他只會講法語,嘰哩咕嚕講不停。沒人帶領,很難在迷宮一樣的白色小巷中找到路。好在小巷深深,兩旁白屋擋住了陽光,走在小巷中並不太熱。走走停停,到了小鎮最高點,望下去正是白色聖城的背面。紅色山谷中點綴植被,前面的白色聖城如大雪紛飛,落得滿地銀色,白得耀目反光。

回教國家很多貓, 聖城也不例外, 因為穆罕默德曾有愛貓Meuzza, 先知曾經 “斷䄂” 也不欲打擾正在睡覺的愛貓, 故伊斯蘭世界到處都有貓的蹤影。

 

為什麼穆罕默德要敬重亞伯拉罕的石頭?

血海深仇, 征戰千年, 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表面上一直水火不容。但《古蘭經》中提到的廿八位先知, 廿一位來自《聖經舊約》, 所以穆斯林熟悉《聖經》多過其它。《古蘭經》承認摩西五經, 甚至耶穌褔音。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均視亞伯拉罕為第一位得到上帝啟示的先知, 均自認為他的後裔。穆罕默德自認是 真主(上帝)所派遣的最後先知” ,認為亞伯拉罕是最早一位先知,是完美穆斯林的楷模,的天房也是亞伯拉罕修建(古蘭經 2125)。穆罕默德認為自己在麥加不是創立, 而是 復興伊斯蘭教,就是因為他自稱是阿拉伯和猶太人祖先的亞伯拉罕宗教的繼承者, 因為亞伯拉罕比他早出生了二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