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地亞的明珠──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 小城靜寂秀逸, 午後小巷深深。難以想像,十年前這里曾經是烽火連天的戰場。強人總統鐵托死後,南斯拉夫各民族開始酝酿分家。1991年10月1日,克羅地亞人的獨立戰爭爆發,隨即遭受塞爾維亞、南斯拉夫軍海陸空進攻,一年之間,全城斷水斷電,最後在1992年10月26日城市才得以解放, 成為獨立後的克羅地亞最吸引遊客的城市。城中心的Sponza宮,展出了為杜布羅夫尼克獨立獻身的幾百個英雄的黑白相片。
逛完小城, 下午回到郵輪,剛好3點半的下午茶時間。四位來自俄羅斯的小提琴手奏起優雅的E小調協奏曲,我手持Wedgwood瓷茶杯,來一杯野甘菊, 用上銀餐具,燕尾服的侍應依次端上各種三文治、松餅、果撻、曲奇、蛋糕等。望著岸上的杜布羅夫尼克,吃一個英式高貴的下午茶。
第五天全日航行,由克羅地亞航行去西西里島。船長Glenn Edvardsen邀請我們先參觀他的千呎豪華海上行宮,以及旁邊的Bridge (控制室),布滿各種電腦儀表,以及幾米長的航海地圖, 兩側地上有透明玻璃,可以看見船邊及海洋,方便船長泊船時使用,類似汽車倒後鏡。
Glenn是挪威人,在水晶郵輪上工作已經20年,當年由最低的主任開始做起。他現在每次當更航海,最少三個月離家, 比飛機師的工作更長時間。所以當更值班三個月後,就有三個月假期。
他平日要管理六百人的隊伍,他記得超過300個同事的名字。他每天很多行政工作,計畫行程等。而且埋岸泊船、離岸啟航時一定要在控制室,主持大局。
水晶郵輪泊岸的近百個全世界港口中,我問船長最喜歡那一個?他想也不想:「最喜歡香港,因為將巨型郵輪開進窄窄的維多利亞港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振奮的經驗。伸手可及兩岸的高樓大廈、五光十色,好像全城打開雙臂歡迎。我們泊在尖沙咀的海港城,一下船什麼都在咫尺之內。」怪不得,今年3月13日,水晶郵輪尚寧號就會來香港,經過中國沿海廈門、上海、大連、天津(換車去北京)、首爾、長崎、大阪,共計十八日。
我問這麼大的郵船,如果像「鐵達尼號」一樣撞上冰山,會怎麼樣?他開玩笑說:「結果可能是一樣!我要叫小提琴手去甲板上做最後的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