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塵的教室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爬上澳洲中部的紅沙漠沙丘之顛,先來一杯香檳。看, 夕陽下的畫布, 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頭、一天可以變幻二十種顏色的—–位於澳洲心臟的烏魯魯。聽, 原住民吹奏傳統樂器迪吉裏杜管(didgeridoo)的低沉迴響。

Ayers Rock Resort的侍應佈置好沙漠上的餐桌,就坐在烏魯魯前面,看夕陽在巨石上的傑作。由鮮紅到橙色,染成紫色,再陷入黑壓壓的一片。

另一邊廂, 白衣高帽的大廚們為晚餐忙碌著,燒烤袋鼠肉、鴯鶓肉, 加上本地紅酒, 都是地道的澳洲味道。

當天幕已經深邃到透出寶藍色, 侍者吹熄蠟燭。萬賴俱寂, 風吹沙動。

恍然間抬頭,寶石藍的天際上,忽然發現一盞, 接一盞, 亮了,是天上的街燈,在億萬星塵流成的小河旁,爭奇奪艷。橫亙在頭頂, 果然浮現出一條光芒億萬,的銀河。高遠澄淨的天空中,已經灑滿如鑽的繁星,叫人屏息凝神。

星星導賞員(又是好一份荀工!)用強力電筒,在穹拱上,招喚星星。

那拉弓射大雕的高大俊男,就是射手。他的座騎就是一只駿馬, 馬頭也是人頭, 他是希臘神話一個半馬半人的神。 順著電簡方向,還可以看到射手的弓箭。

「大家看到澳洲國旗了嗎?」只有南半球才看得到的,是美麗的南十字星座。由均勻的菱形七四角組成十字形狀。這也是澳洲土人口中的 “天空上的鴯鶓”。

對於 “恒星” 和 “行星” 都剛剛才搞清楚的我, 問星星導賞員著名的Big Dipper(用於定位的北斗七星)在哪裡? 他笑了, “那是北半球的特產, 澳洲看不見的。”

原來, 我們熟悉的十二星座,都是源於北半球的文明。南半球的星空, 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個天空。

今晚,星光就是我的甜品。星星導賞員以電筒作教鞭,天幕作黑板,為我上了天文的第一課。

鳴謝: Tourism Australia ( www.australia.com ); Tourism Northern Territory ( http://cn.travelnt.com/ ); Qantas (www.qantas.com)